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徐婧)2023年京津冀博士后与科研人才招收暨项目洽谈会1日在京举办。京津冀三地115家博士后设站单位、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博士后及科研岗位280余个,搭建人才招收、科研项目洽谈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
记者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本次活动重点面向博士、博士后及科研人才,京津冀地区博士后设站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云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雄安创新研究院等115家京津冀地区博士后设站单位、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
12月1日,2023年京津冀博士后与科研人才招收暨项目洽谈会在北京举办。徐婧 摄
上述单位招收专业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农业科技等领域,提供博士后及科研岗位280余个。岗位需求排名前三的领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和新材料。
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李姓同学正攻读博士学位,将于明年毕业。她告诉记者,自己目前倾向毕业后进入高校博士后站,争取留校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在现场,她已经对几家单位进行了初步了解,准备向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投递简历。
当天上午,北京神州光大科技有限公司在现场收到了几十份简历。“公司需要科技人才加持。”该企业负责人说,公司将为每一名博士后量身定制发展规划,例如提供到高校交流和进修机会,根据博士后的研究方向设定工作内容,吸引优质人才加入。
本次活动增设“项目洽谈”专区,助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活动现场,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提出科研项目16项,计划投入研发经费近4000万元人民币。
近年来,北京市着力壮大博士后人才队伍,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优化博士后站布局,组织京津冀博士后人才与项目引荐会、博士后学术交流等活动,坚持服务个性化需求和综合能力提升并重,充分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
北京市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搭建的平台,加强京津冀三地优质资源整合力度,促进科研项目落实。北京将进一步加强与天津、河北在博士后等青年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协同合作,在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市场开拓、人才引进、项目合作等方面集聚优势,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链条。(完)
中新网武汉12月1日电 (马芙蓉 林治国)由湖北、安徽、江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青海等长江流域8省市知识产权局共同主办的长江流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12月1日在武汉举行。其间,长江流域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联盟宣布成立。
长江流域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联盟成立。湖北省知识产权局供图
地理标志作为承载地理和人文因素的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也是外交外贸合作的重要领域。长江流域地理标志资源丰富,拥有宣纸、茅台、昆仑玉、利川红、普洱茶、郫县豆瓣、涪陵榨菜、景德镇瓷器等特色品牌。
长江流域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后,将致力于推进区域协同融通,做好长江流域“土特产”文章。根据任务安排,联盟成员将携手推动长江流域地理标志产业集群化发展,共建长江流域地理标志产学研创新人才基地,推进长江流域地理标志品牌提升建设。
长江流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武汉召开。湖北省知识产权局供图
此次长江流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还公布了中部四省(鄂晋皖赣)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大赛获奖名单。经评选,景德镇、赤壁青砖茶、庐山云雾茶等21个地理标志获金奖,鄂州武昌鱼、岳西翠兰、马家柚等40个地理标志获银奖,云梦鱼面、砀山酥梨、上栗花炮等39个地理标志获优秀奖。
项目签约仪式。湖北省知识产权局供图
在地理标志产业发展项目签约环节,“京山桥米”“鹤峰葛仙米”等23件地理标志项目与合作单位达成协议,总签约金额达9.27亿元。与会人员还围绕“地理标志赋能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地理标志赋能区域品牌走向国际化”“地理标志保护、运用”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