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2月1日电 (记者 陈静)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上海市卫健委1日披露,近年来,上海报告艾滋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在艾滋病防控中,上海有诸多创新。据悉,目前,上海在全国率先创立基于定点治疗机构,公立医院门诊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平台的暴露前后预防服务体系。结合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上海鼓励各区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链条综合干预,精准实施艾滋病重点人群干预;同时大力提升疾控系统艾滋病实验室检测能力。据统计,今年有8家区疾控机构艾滋病确证实验室通过能力验收,实现了区级疾控机构HIV-1核酸检测能力从无到有的飞跃。
上海积极拓展艾滋病咨询检测(以下简称“VCT”)服务内涵,今年16个区均拓展延伸了VCT服务工作时间,普陀区还将专业心理咨询引入VCT服务。据统计,全上海咨询和检测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60%。今年,上海还在部分区试点一站式艾滋病转介治疗模式,进一步压缩从发现到治疗的时间,提升了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上海坚持“知情不拒绝”原则,推动医疗机构重点科室开展主动检测,今年上海医疗机构艾滋病抗体检测及阳性数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各区将老年人、流动人口、感染者性伴等艾滋病重点人群纳入本地筛查检测动员工作,同时打通管理环节,实现多场景下HIV自我检测试剂发放和申领。
据透露,上海不断健全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检测发现、转介治疗、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心理支持等全程服务管理模式。目前,上海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率和治疗比例均达到90%以上。
统计数据表明,2023年1月1日至11月20日,上海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457例。据悉,经性途径传播仍是申城艾滋病的主要感染途径,以男性同性传播为主。据了解,在报告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性传播占97.0%;男性同性传播占性传播途径的55.8%。
上海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坚持“多病共防、创新干预、分类施策”,强化组织领导、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同时依托上海市公共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平台加强部门合力,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
据悉,自1987年上海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至2023年11月20日为止,上海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0859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0567例。报告死亡病例2951例。上海市卫健委方面表示,近年来,上海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人次数逐年增加,医疗机构和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是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主要发现方式。此外,在高质量开展母婴阻断,努力实现消除母婴传播方面,目前,申城建卡孕产妇艾滋病筛查率99.99%,无母婴传播病例报告。(完) 【编辑:曹子健】
中新网常州12月1日电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现场总决赛日前在江苏常州西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现场总决赛举办。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供图
本次活动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组委会主办,江苏理工学院等全国28所高校共同承办。来自全国近400所高校的智能媒体类学生齐聚常州,同场竞技,争夺全国一、二等奖。同期,还举办了“‘创新中国·万企千校·助创行动’2023‘高校访企拓岗促就业’智能媒体类人才高质量就业专项行动”等活动。
据了解,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系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单赛事。通过十届赛事的举办,该赛事已成为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技能提升的科技与艺术融合的重要赛项,获得“985”、“211”、双一流大学等高校师生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
本次总决赛特邀80位评委,均来自行业企业,实现作品评审标准与企业行业标准的统一,让学生了解到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总决赛现场以学生现场展示为主,行业产业专家现场流动评审相结合。即展示高校学生风采,拓宽高校学生眼界,又能加强高校师生间的学科对话、思维碰撞,不仅提高了大学生数字创意、设计实践、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能力,又能助力我国相关专业的人才高质量培养和学科内涵式发展。
据介绍,本届竞赛有近1700多所高校的7万多个参赛团队报名参赛,近20万名指导教师和学生参与,入围总决赛作品1578件。(完)